專題探究計劃書
A: 學生姓名
1:張鳳欣(組長)
2:容芷韵
3:蔣子安
4:柯卓勤
5:葉志傑
B: 題目:香港今昔——懷舊小食與現今零食
C: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
今日香港
D: 背景資料、相關概念和知識:
宜家我地好多人都會食零食,例如系睇電視、上網都會食零食。但系我地宜家既零食同之前既小食有咩唔同呢?以前既零食有好多例如雞蛋仔、格子餅、龍鬚糖、叮叮糖等等。宜家既零食就有朱古力、薯片、蝦條等等。我地既飲食文化已經改變了,同之前好唔同。
E: 探究目的:
我們會選擇這個題目是因為想知道為什麼懷舊小食會越來越少,究竟現今的零食有什麼優勝的地方,現在的年輕人會選擇懷舊小食還是現今的零食?可以在現今也食到的懷舊小食到底有什麼優勝的原因?
F: 焦點問題:
為什麼以前的小食會被現今的零食代替
現在還可以食到的懷舊小食有什麼優勝的地方可以繼續流傳
究竟以前的小食與現今的零食有什麼不同
G: 假設(如有):
H: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:
03.03.2010 資料搜集
03.03.2010前期議題
22.03.2010計劃書
4月 問卷調查和資料整理
五月初 完成
I: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:
因為民以食為天,食對於我們來講是很重要的
現在我們的零食可能會是,朱古力、薯片等等
但是以前既香港人既日常小食就會系雞蛋仔、龍鬚糖、叮叮糖
現在我們可以見到的懷舊小食已經不太正宗
究竟點解以前既小食會俾淘汰?
J:參考資料:
互動百科——http://www.hudong.com/wiki/%E6%9C%B1%E5%8F%A4%E5%8A%9B
維基百科——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6%AF%E7%89%87
MYBEST 討論區 » 餐廳食後推介 » 龍鬚糖的起源和做法——http://www.catcatforum.com/viewthread.php?tid=687321
雅虎知識——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7021600615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7006051001951
明報——http://www.mingpaofun.com/food/tor/contentRecipes.cfm?aid=36
香港製造論壇 - Made in HONG KONG» 中西歷史講場 » 懷舊老花鏡 » [轉貼]懷舊手作仔 叮叮薑糖——http://www.mihk.hk/forum/thread-870230-1-1.html
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
懷舊小食-香港50,60或70年代的小食(一)
碗仔翅:
現在的碗仔翅內已沒任何魚翅成份,只是由平價的粉絲代替。
沙翁:
碗仔翅是香港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,以前通常由小販在街邊販賣,因以小碗盛載而得名。在從前,不少小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魚翅(俗稱「翅頭翅尾」),加入冬菇、木耳、豬肉絲、高湯加入味精、馬蹄粉(或豆粉)等煮成。吃時通常加入胡椒粉、浙醋、麻油等調味,亦可以加入魚肉、生菜絲等。
現在的碗仔翅內已沒任何魚翅成份,只是由平價的粉絲代替。
糖蔥餅:
糖蔥餅是香港傳統特色小吃之一,使用類似春卷的白麵皮,捲了椰絲、芝麻及麥芽糖的餡料,但沒有蔥的成份。
糖蔥餅得名的原因,是因為餡料中的麥芽糖被拉成白色的細絲,那些細絲被稱為糖蔥。
蛋撻:
蛋撻為香港受英國殖民地時代洋涇濱飲食文化影響之產物,約於1920年代開始於香港的茶樓和餅家。現時蛋撻已成為香港麵包糕餅店內必備的小吃;
1950年代至1980年代多數茶餐廳兼營麵包西餅,故蛋撻亦為港式茶餐廳內流行小食。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,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。
煨番薯:
從前中國村人常把番薯放入灶內,用剛熄滅的柴火灰爐將番薯煨熱。香港四五十年代街邊煨番薯亦是以柴火放在大圓鐵桶內煨,其後才用火力較持久的炭取代。
沙翁:
沙翁表面脆口,內裏鬆化,而且蛋味香濃,深受香港人喜愛。因此,昔日這款食品與蛋撻齊名,在香港很多酒樓和茶餐廳供應。但到了現在,不同於仍然普遍有售的蛋撻,沙翁已經幾乎絕跡,現在僅於少數舊式餅家,例如泰昌餅家有售。
資料來源: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7031002249
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
現今零食 - 朱古力
最早出現的朱古力,起源於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粉的食物,它的味道苦而辣。 1526年,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帶回西班牙,獻給當時的國王,使歐洲人視它為迷藥,掀起一股狂潮。後來大約在16世紀,西班牙人讓巧克力“甜”起來,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,成了香甜飲料。 1876年,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,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,這才完成了現代朱古力創制的全過程。不久之後,有人想到,將液體朱古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糖。 1828年,由荷蘭的萬·豪頓(Van Houten)想到將其脂肪除去2/3,做成容易飲用的可可亞。 朱古力是外來語的譯音。最初,古巴人和墨西哥人把採集野生可可加工製成的一種軟飲料叫做“巧克脫裡”,西班牙人則把這種軟料叫做朱古力。
現今零食-薯片
薯片(英文:Potato chip),亦稱馬鈴薯片,中国北方也叫土豆片,台灣稱洋芋片,是指由馬鈴薯製成的零食。製作方法是把馬鈴薯切為薄片,然後炸或烤至脆口並加以調味即可。除了最簡單地以鹽來調味外,市面上買到不同口味的薯片亦會使用味精和不同香料調味。薯片是英語國家零食市場重要一部份。
在英語系國家對馬鈴薯食品的名字很少有一致性。美式英語對上面提到的食品稱chips;炸薯條(French fries)是指柔軟而會黏著的馬鈴薯。在英式英語中,crisps是酥脆的馬鈴薯而chips則是柔軟而會黏著的(如炸魚薯條)。在澳大利亞、紐西蘭和南美洲,脆的或是軟的薯片都叫做chips,一如較大的「家庭式」薯片。有時候'hot chips'和'packet chips'之間有差別。紐西蘭人也吃Kumara(甘薯)。
資料來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6%AF%E7%89%87
在英語系國家對馬鈴薯食品的名字很少有一致性。美式英語對上面提到的食品稱chips;炸薯條(French fries)是指柔軟而會黏著的馬鈴薯。在英式英語中,crisps是酥脆的馬鈴薯而chips則是柔軟而會黏著的(如炸魚薯條)。在澳大利亞、紐西蘭和南美洲,脆的或是軟的薯片都叫做chips,一如較大的「家庭式」薯片。有時候'hot chips'和'packet chips'之間有差別。紐西蘭人也吃Kumara(甘薯)。
資料來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6%AF%E7%89%87
訂閱:
文章 (Atom)